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

时间:2023-08-30 11:27:07
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篇

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篇
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,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。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

一、教学目标

1.知识与技能

(1)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,熟悉虚词“以”的基本用法。

(2)能够有感情流畅地朗读、背诵课文。

(3)准确翻译内容,了解写作背景。

(4)想象作者描绘景色,理解作者的感受。

2.过程与方法

(1)自读自学,了解课文内容。

(2)小组合作,把握作者视角和心情的转变。

(3)小组探究,体会融情与景的特色。

3.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

(1)体会作者悲凉的心境。

(2)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。

二、教学过程

第 一 课 时

教学过程

教 师 活 动

学 生 活 动

设计意图

1、导入新课

教师谈话导入:去游览山水名胜,大家有过什么特别的感受吗?引入本文。

教师范读课文。

(背景见附后)

预习准备:熟读课文,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, ……此处隐藏29692个字……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可以感受人物的心灵,感受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。作品突出“蜡烛”这个细节,赋予作品一种亮色。抒情诗般的结尾,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。根据课文特点,要着力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心理活动,根据她的一举一动感知她的内心世界。

【教学设计举例】

一、整体感知课文,了解情节

二、生成探究性学习

1、找出课文中对哪些内容反复进行不厌其烦的描写?

交流:文章不断对炮火、老妇人的黑色围巾、老妇人的动作、烧焦的树木、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的交代与描写。

2、分别找出并品读对这些反复描写交代的句子。

⑴对炮火的11次描写。

⑵对蜡烛的6次描写。

⑶对老妇人围巾的4次交代。

⑷对老妇人“爬”、“跪”动作的3次具体描写。

3、合作品析:

⑴对炮火多达11次的描写,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,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,突出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、临危不惧。

⑵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、特殊氛围里,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(见烛光象征意义)。

⑶“黑色的大围巾”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,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和爱。

⑷三次写“爬”具体写出了老妇人的年老体衰,三次写“跪”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,又更生动地表达了这种爱的深沉。

三、朗读体会

清晰响亮地、富有激情地把文章念出来,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,产生共鸣。请你有表情地朗读全文,然后谈谈你最欣赏的地方。(有条件的话,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,创造性地进行配音朗读。)

《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